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发布者: pg电子pg电子 浏览次数: 0
谈到癌症的凶险性,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但有时候夺走癌症患者生命的可能并不仅是癌细胞,而是一些重要的并发症,比如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血栓栓塞症[1],可使肿瘤患者死亡风险增加 2-4倍[2]。
VTE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除了肿瘤复发转移之外,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在不同的肿瘤类型中,VTE发生的风险并不相同。
肺癌是VTE发生率较高的肿瘤,尤其是对肺癌围手术期、晚期、放化疗及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期间的患者而言[2]。此外,有研究表明,和一般人群相比,肺癌患者发生VTE的风险高出22倍[3]。
问题①为什么肺癌易发生VTE[4]?
肺癌患者之所以容易发生VTE,和其疾病本身关系密切。
举例来说,肺癌的癌细胞能分泌相关的黏性物质,从而将人体内的凝血途径激活,进而诱发凝血。癌细胞也能够分泌促进凝血的物质,使患者的血液处在高凝的状态,从而极易形成血栓。
此外,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管内膜具有抗血栓的作用,但被癌细胞浸润后,血管内膜会丧失抗血栓的作用,从而造成血管壁等多个部位发生血栓。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问题②VTE会出现哪些症状[5]?
深静脉血栓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静脉血栓形成的同侧下肢远端水肿和沉重或锁骨上区水肿等。
肺栓塞的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呼吸急促、胸痛、心动过速、情绪不安、晕厥、血氧饱和度下降等。
但需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上述的症状。
问题③哪些肺癌患者容易发生VTE?
1.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3]
中心静脉置管是肿瘤患者营养支持、化疗常选择的静脉输液方式,已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中,而 VTE 是中心静脉置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2.D-D异常的患者[3]
D-D是评估凝血功能和血栓形成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之一,当机体处在血液高凝的状态时,D-D的浓度会明显升高。
有研究表明,术前D-D异常是肺癌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此外,也有研究报道,当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的D-D水平≥1.5 mg/L时,其发生VTE的风险明显上升。
3.晚期肺癌患者[3]
有研究表明,Ⅳ期患者VT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期、Ⅱ期和Ⅲ期患者。
晚期肺癌患者大多已经出现多脏器转移,长期卧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些都是VTE发生的危险因素。
4.高龄患者[1]
有研究表明,超过55岁后,年龄每增加10岁,其VTE的发生风险就会增加1.7%。
高龄患者一般存在肌张力降低、内皮系统损伤、静脉充盈度不良等情况,而且往往长期卧床,这些因素都会增加VTE的发生风险。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术前血清白蛋白降低的患者[1]
有研究数据表明,术前发现血清白蛋白降低的患者更容易发生VTE。而血清白蛋白低和机体肝脏功能异常、营养不良以及慢性炎症等有关。
问题④VTE的后果很严重吗?
有研究表明,VTE是肺癌患者术后30天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
如果深静脉血栓发生脱落,堵塞肺循环系统,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4]。因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的肺血栓栓塞症死亡率可高达70%[1]。
不仅如此,VTE还会增加治疗难度,加快癌细胞的转移与复发,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并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4]。
问题⑤如何防治VTE呢?
虽然VTE可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但也并不代表着发生VTE就“没救了”,对VTE进行积极的治疗,还是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的。
抗凝治疗为VTE治疗的基础。在诊断为VTE后,如果没有抗凝禁忌证,应立即进行抗凝治疗[5]。
可用药物包括肠外抗凝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华法林以及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5](注:具体用药应由专业医生指导进行)。
根据《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治疗指南(2019版)》建议,深静脉血栓患者应进行3-6个月以上的抗凝治疗,而合并肺栓塞的患者应接受6-12个月以上的治疗。对于患有活动性肿瘤或持续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无限期抗凝治疗[5]。
在预防方面,可以对VTE高风险人群进行评估,采取一些预防性干预措施,来预防VTE的发生。
此外,肺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尽量多吃一些营养价值较高的、健康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营养的摄入,同时应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6]。
对于恢复状态良好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一些康复锻炼,例如呼吸功能锻炼。
呼吸功能锻炼不仅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还可以改善肺活量,有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而早期活动能够促进下肢血液血环和全身血液循环,降低VTE的发生概率[7]。
总而言之,在治疗期间,我们不仅应关注肿瘤本身,也要重视肿瘤可能会引发的并发症,警惕它们的发生,从而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柯剑凡,谢月桂,黄琳. 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3):1908-1911.
2. 2.王阿曼,方凤奇,李佳,等. 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2021,28(2):164-168.
3.陈国连,张小芳,赵志莹,等. 肺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及临床预测价值[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4):3635-3639.
4.冯健,张进. 高危肺癌患者术前应用肝素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41(4):281-283.
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与血栓专家委员会.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治疗指南(2019版)[J]. 中国肿瘤临床,2019,46(13):653-660.
6.何义. 原发性肺癌化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J]. 血栓与止血学,2021,27(6):920-922.
7.王岚,沈文军. 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性护理[J]. 护理学杂志,2020,35(14):13-15.
【转载自医脉通】
免责声明:参考内容和本页图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pg电子pg电子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